document.write('
')時間: 2021年10月31日 09:31 | 作者:單號無憂 | 來源: 單號無憂物流網| 閱讀: 78次
指南 陳凱 海南省 快遞末端生態 “雙11”倡議 韓瑞林 專業化整合
雙匯集團堅持用現代物流業改造傳統的屠宰業,率先把冷鮮肉的“冷鏈生產、冷鏈配送、冷鏈銷售、連鎖經營”模式引入國內,大力推廣冷鮮肉的品牌化經營。
實現熱鮮肉、冷凍肉向冷鮮肉轉變,傳統銷售向連鎖經營轉變,改變傳統的“沿街串巷,設攤賣肉”的模式,結束了中國賣肉沒有品牌的歷史,引導了行業發展方向。
雙匯開創了中國肉類品牌。
——中國500強企業案例精選(第一輯)/江若塵,王丹主編.-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21.1。P64
據2021年10月11日中國水運報報道,近日,交通運輸部印發《基于區塊鏈的進口集裝箱電子放貨平臺建設指南》,旨在推動區塊鏈技術在水運領域應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指南》提出了平臺建設要求,明確了提貨單、海運單、設備交接單等集裝箱單證上鏈的數據格式、交互要求等,推動港航企業加強協調聯動,加快平臺應用和數據共享,推進基于區塊鏈的進口集裝箱電子放貨,促進航運數字化轉型,改善口岸營商環境。
為加快推進區塊鏈在交通運輸領域應用,交通運輸部將基于區塊鏈的全球航運服務網絡研究作為部重點目標任務,積極推進試驗性應用,并將實施進口電商貨物港航“暢行工程”列為2021年交通運輸更貼近民生實事之一。 目前,上海、寧波舟山等8個港口已實現了基于區塊鏈的進口集裝箱港口電子放貨,主要進口電商貨物港航單證平均辦理時間由2天壓縮至4小時以內。
作為復合型產業,物流業涉及面廣泛,需要行業協會、政府、相關企業共同努力,才能更大限度疏通物流堵點,使之為國民經濟做出更大貢獻。
9月27日,以“心向山河,全力以赴”為主題的2021年快遞“最后一公里”峰會在京舉行。 來自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郵政局等有關部門和郵政、快遞、電商、關聯產業等企業以及研究機構的專家和代表齊聚一堂,聚焦如何暢通農村快遞“最后一公里”,破難題、解思路、提對策。 峰會還發布了《中國快遞末端生態報告》。 國家郵政局副局長陳凱出席會議并致辭。
陳凱指出,今年1-8月份,農村地區快遞收投量已經超過280億件,較上年同期增長30%以上,帶動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1.4萬億元。 圍繞如何暢通農村快遞“最后一公里”,陳凱提出五點建議: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暢通農村快遞“最后一公里”的思想和行動自覺。 二是加強系統思維,完善農村快遞“最后一公里”的體系建設。 三是堅持分類推進,夯實農村快遞“最后一公里”的基礎。 四是落實主體責任,形成暢通農村快遞“最后一公里”的合力。 五是強化科技創新,提升農村快遞“最后一公里”的服務水平。
來自10月5日人民網消息,近日,海南省交通運輸廳在“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中,針對洋浦港船舶在港時間長、周轉率低的堵點,主動對接港航企業服務需求,合理安排引航計劃,大大縮短了國際船舶在港時間,切實降低港航企業運行成本。
據介紹,在海南自貿港多項利好政策驅動下,港口航線越開越密,尤其是洋浦港的內外貿航線不斷加密,進出洋浦港的國際船舶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型化,現有碼頭運力不足,新浪,導致船舶在港時間過長,船舶周轉率低。
為解決該問題,海南省船舶引航站積極走訪港航重點企業,主動對接港航企業服務需求,為洋浦超大型船舶量身定制引航方案,采取緊密銜接的靠離泊作業,不僅減少船舶靠離泊等待時間,同時也有效提高泊位周轉效率,切實降低港航企業運行成本。
同時,科學調度引航生產,合理安排引航計劃。 6月16日以來,已有多艘船舶搶潮水靠離泊,同一潮水時段引航兩艘船舶內進出港,在潮水窗口期關閉的最后時刻,安全引領靠離泊碼頭。
此外,利用信息化手段,通過引航智慧終端實時密切關注船舶抵港動態,并結合船舶相關作業信息,及時按要求靠離泊。
據統計,截至8月30日,海南省船舶引航站共安全引領船舶3620艘次,其中洋浦港2757艘次,優質高效、方便快捷的引航服務得到進一步優化。
下一步,海南省船舶引航站將繼續最大限度地用足現有泊位和航道條件,確保船舶安全靠泊,為港航生產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添磚加瓦。